试题七
发布时间: 2008-05-23   浏览次数: 183

 

 
一、(必答) 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研究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请略谈体会。
二、(由三题中任选一题)
1、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重视对偶。陈寅恪先生曾以“孙行者”为题命考生属对。其自拟答案为“胡适之”,可谓自然而工巧。请具体说明其佳处何在。
2、解释《毛诗序》中的“六义”说。
3、试举一例,说明中国古代文论向近现代的演变。
 
 
一、            漫谈古代文论中的“诗无达诂”之说。(20分)
二、            试论《文心雕龙•神思篇》的理论贡献。(20分)
三、            谈谈你对中国诗话这一特殊诗论形式的理论思考。(20分)
 
一、 写出下列语句的出处(包括作者与篇名,直接写在题后)。 (20分)
1.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3.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4.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 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
7.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8.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9.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
10、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二、《毛诗大序》所谓诗之“六义”,其四为“兴”。汉儒关于“兴”的解释,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很大。请读下列两节文字,先加以标点(直接标在题纸上),然后说明汉儒所理解的“兴”是怎么一回事。(16分)

 1.故诗有六义焉……四曰兴……(正义曰……郑司农云……兴者托事于物则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
   2.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兴也蒹薕葭芦也苍苍盛也白露凝戾为 霜然后岁事成国家待礼然后兴笺云蒹葭在众草之中苍苍然强盛至白露凝戾为霜则成而黄兴者喻众民之不从襄公政令者得周礼以教之则服)

三、 下列文字录自赵璘《因话录》卷四,已加标点,但其断句有误。请指出错误何在(直接在题纸上添改,删去的标点用括号括起来),并解释带点的词语:(12分)
    有文淑僧者,公为聚众谭说,假托经论所言,无非淫秽鄙亵之事。不逞之徒,转相鼓扇扶树。愚夫冶妇,乐闻其说,听者填咽。寺舍瞻礼崇奉,呼为和尚。教坊效其声调,以为歌曲。其甿庶易诱,释徒苟知真理,及文义稍精,亦甚嗤鄙之。
四、 下面是唐人裴度《寄李翱书》的首段。请将“然仆之知弟也”至“以相参会耳”译成白话文(表达困难处可以意译),并解释带点的词语:(12分)
    前者唐生至自滑,猥辱致书札,兼获所贶新作二十篇。度俗流也,不尽窥见。若《愍女碑》、《烈妇传》,可以激清教义,焕于史氏;《钟铭》谓以功伐名于器为铭;《与弟正辞书》谓文非一艺:斯皆可谓救文之失、广文之用之文也。甚善甚善!然仆之知弟也,未知其它,直以弟敏于学而好于文也,就六经而正焉。故每遇名辈,称弟不容于口,自谓弥久益无愧词。窃料弟亦以直谅见待,不以悦媚相容。故不惟嗟悒,亦欲商度其万一耳。若弟摈落今古,脱遗经籍,斯则如献白豕,何足采取;若犹有祖述,则愿陈其梗槩,以相参会耳。
 
一、写出十部评点本(或评点者)名。不论诗、文、词、小说、戏曲均可,且每一种文学作品可写一种以上的评点本或评点者,但评点本与评点者属同一部书者只算一种。(10分 )
二、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下列词语(10分):
1、本色论
2、义理说
3、常州词派
4、小说界革命
三、略谈金圣叹的“性格”说。(20分)
四、略谈李渔的“主脑”说。(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