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解
发布时间: 2008-06-22   浏览次数: 2272

 

《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解
杨明
 
摘要 《文心雕龙·原道》云:“文之为德也大矣!”学者们的解释不一。德,原是禀性、特性之意,但在“×之为德”这个语式中,“德”字的含意虚泛化,也就是说重点在“×”,而不在“德”,因此说“×之为德”,与单说“×”,意思差不多,只是前者语气较为强调而已。古代汉语中有“×之为物”的语式;在许多情况下,“之为德”与“之为物”意思相近,只是前者使人感到有抽象的意味罢了。故译解“文之为德也大矣”时,无需将“德”字译出,而应译作“文这种东西真了不起呀”、“文很伟大呀”;若译作“文的功用”、“文的属性”等,反而不尽妥贴。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原道   之为德  
 
“文之为德也大矣!”这是《文心雕龙》的开篇第一句话。然而对这句话,学者们的理解并不一致。最早加以注释的,应是范文澜先生。范先生《文心雕龙注》引《易·小畜·象传》“君子以懿文德”,说:“彦和称文德本此。”但现今学者多不赞成范说:有的认为从语词格式上说,“文之为德”不能简化为“文德”;有的认为“君子以懿文德”说的是德教修养,而《原道》讲的是道家理论,讲“文”是宇宙本体“道”的体现,二者不是一回事。虽不同意范说,但诸家又各有己见。看来问题并不是很容易解决。
窃以为要求得一种正确的理解,须符合两方面的条件:一、这种理解应符合刘勰的思想,而且在《原道》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应上下顺畅恰当,与其文脉相合。二、还要参考比照古代文献中“×之为德”的语式;对“德”字的解释,在各条书证中都要能说得通。下面就先对当今学界的种种说法加以观察。
学界的解释,大约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认为“文之为德”是说文的功能、作用。如马宏山先生《论<文心雕龙>的纲》说:“‘文之为德’是文的功能或作用之意。《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这两个例子即可说明‘文之为德’的‘德’字的意义是‘功能’或‘作用’。”[1]杨明照先生持同样的看法。杨先生也举了《论语·雍也》和《礼记·中庸》的例子,并指出朱熹《中庸章句》有注云:“为德,犹言性情、功效。”另外又补充了一条书证:孔融的《难曹操表制酒禁书》曾说“酒之为德久矣”。杨先生说孔融此语“与‘文之为德也大矣的造句和用意极其相似。……‘为德’虽各有所指,但都应作功用讲则一。……‘文之为德也大矣!’犹言文的功用很大啊!”[2]。按朱熹说的是“性情、功效”,杨先生则略去“性情”,只说功用。这一省略,就已经使人觉得有些含混。读者难免发问:“某某之为德”中的“德”字,究竟是兼指性情(性质)、功用两方面,还是只指功效呢?
陆侃如、牟世金先生的《文心雕龙译注》则将此句的“德”注释为“文所独有的特点、意义”。“特点”也就是独具的性情、性质;“意义”的提法比较笼统,似乎也包含着“功用”。但其译文则略去“特点”,译为:“文的意义是很重大的。”[3]总之与朱熹之说相比,这种解释也省略了“性情”。陆、牟二位先生的翻译既不言特点、性情这一面,却又要在注中兼提一下,似乎也有些游移不定。
以上是第一类理解。这种解释认为“文之为德”中的“为德”,系指文的功效而言,从总体上说,是符合刘勰的思想的,刘勰当然认为文的功用很重要,很伟大。但是就《原道篇》的文章脉理而言,在“文之为德也大矣”之下,即以大段文字论“文”与天地并生,无所不在,而并未议论“文”之功效。因此,从上下文意体会,说“文之为德”的“为德”指功用,不能说不对,但似乎有些不惬人意。
更重要的是,将“德”直接释为功用,虽在《原道》中还可以讲通,但在有的“×之为德”格式中却讲不通。如徐幹《中论·虚道》:“人之为德,其犹虚器欤?器虚则物注,满则止焉。”意思是说:作为一个人,他就好象一个空虚的器具一样,谦虚就受益,自满就无所长进。这里可以说是讲到人的“性情”、性质,却不涉及功用。又如《易·乾·文言》“潜龙勿用,下也”一节的王弼注:“龙之为德,不为妄者也。”是说龙这种东西,是应时而行、不轻举妄动的。这里也不涉及功用。就这两例而言,“德”不但不能释为功用,而且连释为性情兼功用都不行。按《中庸》云:“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形成万物而无所遗漏)。”“体物”句便是说其“功效”。因此朱熹解说“为德”时包含“功效”,是不错的。但是为什么徐幹和王弼所说的“人之为德”、“龙之为德”中的“德”字便不含“功效”之意呢?我们不由得会想:能不能找到一个解释,适用于所有“之为德”的“德”字呢?
第二种解释,认为“文之为德”是就“文”的“属性”即性质而言。周振甫先生《文心雕龙注释》说:“德,指功用或属性。如就礼乐教化说,德指功用;就形文、声文说,德指属性。”[4]这还是兼提性情、功效两方面。但后来周先生在《文心雕龙今译》中似乎修正了自己的看法,干脆只说“属性”了。《今译》说:“德:文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即文的形、声、情。像天地的颜色形状就是文。”其译文云:“文章的属性是极普遍的。”[5] 寇效信先生《<文心雕龙>的“文德”说》一文也认为“德”指属性。他说:“‘文’,作为天地、万物和人类的一种属性,是很广大的。”[6]二位先生在表述上有些差别,这里不论;他们的理解实质上还是大体一致的。
这种解释,强调“德”的“性质”的含义,是有道理的。(详见下文。)但是周先生将“文之为德”径直译为“文章的属性”,寇先生译为“‘文’,作为天地、万物和人类的一种属性”,却又使人感到尚未妥贴。“×之为德”,与“×之德”,应该是有区别的;更不应该将“×之为德”理解成“×作为另外一些事物之德”。至于二位先生将“文之为德也大矣”的“大”,理解成普遍、广大,也觉不妥。因为这么理解虽然在《原道》中说得通,在别的地方却未必能通。如《淮南子·原道训》有一段文字,对水加以描述道:
      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远沦于无
涯,息耗减益通于不訾,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
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泽及蚑蛲而不求报,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
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击之无创,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
然,淖溺流遁,错缪相纷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济天下,动溶无形之域,而翱
翔忽区之上,邅回川谷之间,而滔腾大荒之野,有余不足,与天地取与,授万物而
无所前后,是故无所私而无所公,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无所左而无所右,蟠委
错紾,与万物始终,是谓至德。
高诱注云;“言水之为德最大,故曰至德也。”若将“水之为德最大”解作“水的性质最为普遍”,则显然与原文的描述不合。原文描述了水的各种各样情状,可以说也就是水的固有的特性,包括水的作用、功效,但并不曾强调水之普遍存在。这里的“大”,应就是“伟大”、“了不起”之意。
    第三种解释,从德与道的关系进行论述,认为“之为德”的“德”是“道”在具体事物中的体现。
冯春田先生有《<文心雕龙>释义六题》一文,便是这样加以论述的。依照古代道家学说,一切形而下的事物,一切经验世界的东西,都是由于形而上的“道”而存在的,都是“得”之于道的。而“德”,就是“得”,就是“得之于道”。冯先生举出《管子·心术上》“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老子》“道生之,德畜之”以及王夫之《周易外传》中的话作为依据,指出:“‘德’是‘道’存留(实即存在、表现)的处所,是事物得以生存的东西。”“‘德’指的是‘道’在具体事物中的存在或体现,‘德’表现出‘道’在具体事物中的个性或特点,以此使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之间区别开来。没有这种德,事物之间便没有区别;没有区别或差异,自然也就无所谓事物,或者说事物也就不存在了。”[7]。冯先生认为,“文之为德”的“德”,就是这个意义,就是“文”这一具体事物之所以然,就是“道”的具体化、个性化的一种表现;刘勰开宗明义说“文之为德”,是为了说明“文”乃是道的体现,说明“文”原于道。
具体事物的形成,也就是从宇宙本体“道”中“得到”某些东西,就是“道”的具体化,这确是古人一种较普遍的看法。我们还可以举贾谊的《道德说》为例。该文云:“德者,离无而之有。”“德者,变及物理之所出也。”又云:“道冰(凝结)而为德。……道虽神,必载于德,而颂(容)乃有所因,以发动变化而为变。变及诸生之理,皆道之化也,各有条理以载于德。德受道之化,而发之各不同状。”在贾谊那里,道—德—物是三个层次,“德”似乎是形而上的、一般的“道”与具体的、个别的“物”之间的中间环节,它虽然还比较抽象,但已经是“离无而之有”、属于形而下的范畴了。
这种解释,也将“德”与事物的特性紧密联系起来;而且还从道家哲学出发加以解说,是很令人感兴趣的。不过,“之为德” 的格式是不是就是从这种很有哲学意味的观点来的呢?窃以为不敢肯定。因为“之为德”的说法,至迟在《论语》时代已经有了,(《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而道—德—物的有观点形成于什么时代呢?还不很清楚。这涉及《管子·心术》等古籍的年代问题。我们还无法证明《论语》“中庸之为德”这句话与道家观点有何联系,无法证明这句话里有“中庸得之于‘道’”的意味。还有,即使“德”字蕴含着如此这般哲学意味,但“×之为德”既然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的语式,人们在运用它的时候,都会联系着这种哲学意义吗?比如徐幹说的“人之为德其犹虚器”,一定得译作“人作为道的具体化、个性化,就好象空虚的器物一般”吗?徐幹原意只不过要说人应该谦虚、不自满,何必牵扯到道的具体化呢?因此,强调“德”的这种哲学意义,虽然在《原道》中颇有意味,但并不适于解释典籍中那许多“之为德”。
那么究竟如何理解“文之为德”?下面就谈谈笔者不成熟的想法,向学者们求教。
首先,说一下关于“德”字的含义。
上文已经说,强调“德”字的性质之义,是有道理的。古人确是常将“德”与“性”连在一起说。《文子·尚礼》、《淮南子·齐俗训》皆云:“得其天性谓之德。”那么,德,就是事物具备其自己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它固有的、本来的、与生俱来的。又《尚书·洪范》云人有“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伪孔传:“三者皆人之性也。”也把“德”与“性”相联系。又论《周易》者每有“卦德”之说。如《乾·彖传》:“乃统天。”《九家易》释曰:“《乾》之为德,乃统继天道,与天合化也。”(《周易集解》卷一引)又《井》卦辞:“改邑不改井。”王弼注:“《井》以不变为德者也。”又《离》卦辞:“畜牝牛,吉。”孔颖达疏:“言《离》之为德,须内顺外强,而行此德则吉也。”此类例子颇多,不备举。这些例子中所谓卦之“德”,在我们今天看来,也就是卦的特性之意。又《左传》文公十八年:“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德”就是天性之意。正因为此,“德”、“性”二字可以合在一起用。如上举《文子·尚礼》:“循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性失然后贵仁义,……”其“性失”的“性”字,在东汉朱穆的《崇厚论》中被引用时,便作“德性”。又如乐府《满歌行》古辞:“安善养君德性,百年保此期颐。”又《谷梁传》庄公二十二年“礼有纳采”范注:“采择女之德性也。”又《后汉纪》卷二十三载郭泰与孟敏言,“知其德性,谓必为善士”,等等。总之“德”具有天生就有的品性之意。事实上,上文所说朱熹以“犹言性情、功效”解说“鬼神”之“德”,那是就其语言环境所作的比较具体的阐释。其实有物则必有其性,性与物可说一而二、二而一;功效则见之于此物所发生的影响,可说是第二位的。那么如果说得笼统一点,只说“性情”也未尝不可。在《朱子语类》卷六十三中,朱熹正是这样说的。当弟子问“鬼神之为德”时,他回答:“犹言性情也。”没有提功效。于是弟子问:《章句》中还说到“功效”,是怎么回事?他答:“鬼神会做得这般事。”言外之意是说有此具备某种性情的事物(此言鬼神)存在,当然便会有其相应的作用、功效,故光说性情不提功效也无不可。这就把“功效”包括在“性情”即事物的特性中了。
正因为泛说“性”即包含其“用”,所以有时似乎将“之为德”中的“德”解释成“功用”也讲得通(如上文所举第一种解释)。但毕竟“德”字本来指物固有之性,而不仅仅指功用,因此虽然在有的场合似乎可通,却不能在所有“之为德”中讲通。
以上只说了“德”字的含义,下面再看“×之为德”这一语式。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德”字的含义是指事物的禀性、性质,但在“×之为德”中,情况又有所不同。在这个语式中,并非“德”字直接就表示禀性,而是表示禀性所体现的该事物的存在。正像上文所说,物必有其性,性与物乃一而二、二而一;那么在“之为德”中,指说性的“德”字表示物之存在,并没有什么奇怪。《朱子语类》卷六十三载朱熹解说“鬼神之为德”,他曾说过一句话:“德只是就鬼神言其情状皆是实理而已。”意谓之所以要说“鬼神之为德”,之所以要用到这个“德”字,只是为了说明鬼神其物虽不可见不可闻,但从鬼神表现出来的种种情形、状况(亦即鬼神之性情功效),便可以知道鬼神是确实存在的。这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一个启发:“鬼神之为德”这种说法,不是要突出鬼神之德,而是要通过其“德”,强调鬼神之存在。
现在可以谈谈理解、翻译“之为德”的问题了。这里要着重说明两点:
第一、在“×之为德”中,“德”字的具体的含义(禀性)一般是很不突出的。语气的重点在于“×”,而不在于“德”。也就是说,运用这个语式时,说话人实际上只是笼统地说该事物如何如何,而不是要有意突出其禀性、性质如何如何。詹锳先生《文心雕龙义证》注“文之为德”时说“重在‘文’而不重在‘德’”,大约就是此意,这对于我们的理解颇为重要。那么为何要用“之为德”的语式呢?想来是要加强语气,突出该事物;提示听者:这里所陈述的是存在着的一种事物。很难逐字翻译,也许可以说成“某某这种事物”、“某某这样东西”。如果忽略这点强调的意味,那么直接说成“某某”,省去“之为德”,意思也不会有错。因此《论语·雍也》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礼记·中庸》中被引用时,就径直说“中庸其至矣乎”。翻译的话,或许前者可译成“中庸这么一种品格,是好到极点了呀”,后者则径译为“中庸是好到极点了呀”。二者意思没什么大的不同,只是前者的语气比较突出、强调而已。总之,说“×之为德”与只说“×”,差别只在于语气,实际内涵无有差别。换句话说,“×之为德”有“之为德”三字,并不含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因此,“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也不过就是“鬼神其盛矣乎”。可以强调一些,译成“鬼神这东西可真了不得啊”,也可以直接译成“鬼神可真了不得啊”。“人之为德其犹虚器”、“龙之为德不为妄者”也是如此。
这里还可以谈到“×之为德”和“×之德”的区别。前者重点在这种事物,后者则在于该事物之“德”。“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是说鬼神了不得,鬼神作为一种事物、一种存在了不得,语气比较笼统;“鬼神之德其盛矣乎”,则是说鬼神的禀性(包括效用)了不得,语气的重点就明确地落在性质、效用上。当然其间差别似还不明显。但有的时候则不然。如《东坡易传》论《乾》之元亨利贞时说:“元之为德,不可见也,其可见者,万物资始而已。”意谓“元”不可见,但能从“元”的性能即万物都得以发生这一点上看出来。这里“元之为德”是决不能说成“元之德”的,因为“元之德”便是“万物资始”,那正是可见的,而不是不可见的。回到我们的本题“文之为德也大矣”。那是“文这样东西很伟大”、“文很伟大”之意,是比较笼统的;如果将此语理解成“文之德大矣”,那就得落实“德”字的含意,该译成“性质”呢还是“功用”呢?译成“性质”吧,在现代汉语中,“性质”似乎很难与“大”搭配,于是把“大”理解成“普遍”,译成“文章的性质很普遍”(上文所举第二种解释)。译成“功用”吧(上文所举第一种解释),其实“德”字的含意不止于“功用”,要广得多。总之都不惬人意。
“文之为德”中“德”字不是重点,因此译解时无须深究“德”字的特别意义。如果加以深究,强调“德”与“道”的关系,从而强调“文”是“道”的体现,恐怕也未必合乎刘勰说这句话时的原意。《文心雕龙·原道》是颇有哲学意味的,是将“道”视为“文”的根源、将“文”视为“道”的体现的,但这样的观念乃是通过下面的大段文字表述出来,并不是在“为德”二字中就已深藏着的。
第二、既然“×之为德”中“德”字的实际意思很不突出,可说只是复指一下该事物的存在,那么在不少情况下,“之为德”与古书中经常见到的“之为物”的意思也就差不多。要说区别的话,大概只是“之为物”给人的感觉比较实在、具体,“之为德”略显抽象而已。试举二例:上文提到过的,《易·乾·文言》王注有“龙之为德,不为妄者也”之语,据孔颖达疏,“不为妄”即“可潜则潜,可见则见”之意。晋人刘琬《神龙赋》亦云:“大哉龙之为德,变化屈伸,隐则黄泉,出则升云。”而南朝齐沈驎士有曰;“龙之为物,能飞能潜。”(《周易集解》卷一引)相互比较,知“龙之为德”与“龙之为物”,二者的意思并没有多少差别。今天翻译的话,如果一定要有所区别,也许可以把前者译成“龙作为一种存在”,把后者译成“龙作为一种物”,或“龙那种东西”,但古人恐怕是未必这样有意区分的。上文引《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云“水之为德最大”,亦可与《孟子·尽心上》“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相比较。虽然“水之为德最大”不宜说成“水之为物最大”(因为那样说容易被误解为形体最大;“水之为德最大”并非说水形体最大,而是说水这样东西最了不起),但“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就不妨说成“流水之为德也,不盈科不行”。二者意思基本一样,只是比较起来,说“为物”显得具体些,可以译成“流水这个东西,不把洼处流满便不前行”;说“为德”则觉得抽象些,或可译为“流水那样的特性,是不将洼处流满便不前行”,以显示那一点抽象意味。如此而已。
再重复一下结论:“文之为德也大矣”,不过就是说“文真伟大呀”、“文这种东西真了不起呀”,如此而已。刘勰一上来先这样感叹一句,是笼统的,宽泛的。伟大在哪里,了不起在哪里,下文将循序道来,并不曾在这一句中就已说出。
 
 
 


作者简介:杨 明(1942—),男,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唐代文学。
 
古书中的“×之为德”,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德”指恩泽、好处,如《史记·日者列传》云卜者给人的好处很大,而所获报酬甚少,不过数十钱百钱而已,“此之为德,岂直数十百钱哉?”二是以“德”复指“某某”的存在。第一种情况容易理解,无需多论;本文所论为第二种情况。
 
《淮南子》此段文字盖据《文子》,见《文子》卷一《道原》。
在朱熹那里,“理”具有形而上的宇宙本体的意义。形而下的万物都是“理”与“气”合而形成的,因此万物中都有“理”在,万物都是“理”的表现,无此“理”便无此物。此“理”是形而上的,却是确实存在的,故曰“实理”。
有的本子仍有“之为德”三字,见《经典释文》卷十四。但不论如何,可知有没有此三字,意思是差不多的。
当然,这并不包括所有的情况。如“中庸之为德”便不宜说成“中庸之为物”,因为中庸是一种品格,称之为“物”是觉得别扭的。


[1]马宏山.《文心雕龙散论》[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
[2]杨明照.《<文心雕龙原道篇>“文之为德也大矣”句试解》[J].《文史》,1990,(32):282.同样的意思又见杨著《文心雕龙校注拾遗补正》[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3]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5.
[4]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8.
[6] 寇效信.《文心雕龙美学范畴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7] 冯春田.《文心雕龙阐释·附录》[M].济南:齐鲁书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