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繁体字与简体字的若干思考

2010-04-05

 关于繁体字与简体字的若干思考

 

复旦大学中文系   谢金良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场文字大改革——变繁为简,使沿承数千年的汉字形体又发生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并以政府的依法规范迅速得到广泛使用。可以说,在大陆,简体字出现以后,就迅速取代了繁体字,对当时的扫除文盲、知识传播、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便利,并因此保留至今。在改革开放之初,随着港澳台文化的输入,传统的繁体字又逐渐频繁地出现,也曾因此屡次引起各界关于繁体字与简体字相关问题的讨论。今年以来,这个问题倍受关注。据我所知,先是政协委员梅葆玖[1]、潘庆林[2]等人在“两会”期间提交了有关“恢复繁体字而取代简体字”的提案,由此引发了一场较为激烈的讨论[3];后是台湾领导人提出两岸民间合作编纂“中华大辞典”的建议及其所谓“识正书简”的主张[4],台湾方面甚至还有将繁体字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呼声[5]。此外,张善文先生在《闽江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正式发表了十年前撰写的《古典文献研究与繁简字的思考》,也引起了学术界的讨论。从2009年上半年发生的种种相关事件来看,关于繁、简体字存在的问题不仅正成为当下的文化焦点之一,也是我国学术界在新时期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缘于此,笔者也斗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但愿能对该问题的讨论有所助益。

 

一、从文字与汉字的起源、功用说起

 

    繁体字与简体字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文字载体问题,更为确切地说是一个关于汉字形体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文字与汉字的演变历史角度来看待。文字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是书写记录思想语言的工具,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和标志,有着从简单零散到复杂系统的不断循序变化的过程。相比较而言,文字作为一种人类生活中交流的符号手段,其产生虽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但也不是极其艰难的。这从目前世界上可见的数以千计的文字载体,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但作为一种符号的文字,要完成系统化和规范化并得到广泛使用却是极其不易的。换句话说,任何一种文字的起源都能在某一条件下完成,但要得到持续性延存和发展却需要具备许多条件。有史以来,世界上许多区域、民族、种族、群体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或效仿杂凑的文字,但从目前来看能够得到广泛使用和便于交流的文字却是寥寥无几。如果从文字发展的自身规律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发现:文字起源之初所具有的某种逻辑思维构架,就如一颗种子的原始基因一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未来的变化与发展。由此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文字作为一种符号,实际上是某种逻辑思维的载体,简单地说也是一种审美文化的表现形式。从中可以进一步发现,文字从起源的角度来看,不仅具有表达交流的功用,而且具有审美思想的意味。而从文字的发展过程来看,从少到多、由简到杂、由乱到齐、从繁化简乃至“约定俗成”甚至是依法明文规范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明于此,我们才能从历史的角度,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文字方面的问题。

    众所周知,世界上本来没有文字,人类出现以后伴随智力的成熟和交流的需要,才陆续出现各种各样的文字。目前可见的各种文字,也不是同一时期诞生的,有的很早就出现雏形,有的很晚才开始产生。相比较而言,汉字是属于诞生较早且不断沿用至今仍广泛使用的一种。关于汉字的起源,史阙有间,很难说清楚。我们不妨从传说的仓颉造字说起。这是发生在黄帝时期的重大事件。如果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可谓是汉字形体的开端,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仍须追问这一事件发生的基础和背景到底是什么?应该不会是一个偶然的突变的事件。据我对文字起源的认识而论,文字起源之前的符号系统和逻辑思维等是至关重要的。究而论之,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历史上所记载的“伏羲画卦”而形成的阴阳符号及其象征思维,当是后来仓颉造字的重要基础。而这一基础的奠定过程中所发生的历史故实,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成果,或许才能揭开一丝面纱。这无疑也是困扰汉语言文字历史研究的重大谜题。对此,我们也只能存而不论,但相关的思考肯定是不会停止的。但是,仓颉造字的前史不明,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汉字的起源问题就胡所适从。我们还可从一个并不难以回答的问题入手:相传的仓颉造字是胡编乱造还是有规可循呢?历史的遗迹尚很清晰地告诉我们:汉字的构造是有规可循的——后人总结为“六书”便是。换句话说,汉字起源之初,在构造上就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从基因的素质上看无疑是优秀的。因此,历经夏、商、周三代的不断演变之后,各种范式的汉字相继走向成熟,距离相对的规范和统一只剩一步之遥。

结束战国纷争而实现天下一统的秦始皇提出的“书同文”,对汉字的后续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这在当时,无疑也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汉字大变革。可惜短命的秦王朝并没有使这一改革取得彻底的胜利。但这种改革的思维和勇气,却在汉王朝之初得到了重视和发扬。于是,汉字形体的变化速度加剧,样式也逐渐显得多样。汉代隶书的出现,无疑也是划时代的文字变革。先秦六国文字——“古文”,迅速被汉代隶书——“今文”取代。若不是“古文”经典的不断涌现,恐怕时人会更加迅速更加彻底地抛弃“古文”。从今天出土所见的战国文字,与汉代隶书作比较,明显可见包括秦篆在内的战国文字存在诸多缺陷——繁杂且不顺畅,圆滑而不方正,不便于学习、书写、识别,这也许就是先秦汉字必须不断走向变革的可能性原因。时至今日,中国人能认得战国文字的,是少之又少,即便有所研究也是难以全面深入。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呢?在我看来,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作为表意(义)的文字符号载体,只要得到有效的规范和便利的使用,在性质上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是可以改变其形制的,甚至是彻底的改变。道理很简单:六国不同的文字范式可以被强制成“同文”,也就意味着可以再借助强制的手段用一种新的“同文”取代旧的“同文”,就如隶书取代秦代的“同文”(秦篆)一样。如此而言,后来应运而生的草书、行书、楷书、宋体、仿宋等不同体式或架式的汉字,也是合情合理的,并逐渐走向合法化。二是中国古人对文字形体的变革不仅朝着有利统一和便利交流的方向,而且始终立足于以前的文字构造形式,并适当遵循汉字演变和发展的某些重要规律加以简化、俗化。可以这样来理解,仓颉造字是对各种已有的交流符号的一次整合和梳理,秦代的“书同文”也是对当时各种文字形体在表意方面作出一些更为严格具体的规范,而汉代隶书则是在秦代的基础上作出一次更为彻底的变革和创新,使汉字迅速从象形字转化为仍具有某种象形意味的方块字。从传承的角度看,汉字的“象形”之魂不失;从创新的角度看,汉字的“中和”之美倍显。更为关键的是,走向官方规范化的汉字,更好地体现了表情达意、书写记载的功用。但这种规范和变革,并非可以一步到位,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形体之“繁”便逐渐引发一系列问题。

我们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自汉代以来,汉字的字体尽管不断得到翻新,但基本构造样式是比较稳定的。至少可以说,在简体字出现之前,繁体的汉字一直都是相对稳定不变地存在于历史典籍中,几乎固化成一种不变的文字样式。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能这样呢?我想无论如何也排除不了繁体字本身确实具有合理内核和优良特点的内因,但其本身具有的缺陷可能引发的被变革又是如何被消除的呢?如果说繁体字的缺陷就是“繁”,不易认,不易学,不易记,那么古人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我以为可能有两种途径:一是书写体式允许简化。如草书,能达到速记的效果,却是不易辨认,但至少解决了书写难的问题。二是字形上允许异体字(别字)替代。这其实也是另类的简化字。许多古书上都存在别字的现象(手抄本居多),甚至还有错字顶替(有些通假字可能就是如此造就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书写的难度,似乎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时期不同使用者对繁体字所作的小范围改化和简化。总体上看,书写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但是不易认和不易学的问题始终存在,尤其是规范性不够也是很成问题的。难怪在古时候识字成为读书人的专利!在日益膨胀的中国人口进化过程中,殊不知因此文盲成为绝大多数!至此繁体字之弊端凸显了。

 

二、简体字的出现及其现实意义

   

《易传》有言“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运用这一思想来看待汉字的演变,可以更好地理解许多问题。当我们把目光从遥远的秦汉转移到近现代,可以发现世道真是大变了。重大的变化表现在:存世的典籍已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新生的人口正是日益增加、数以亿计!广大的中国变得贫困交加、内忧外患!中外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关系密切!中华民族真是到了一个急需大变革的阶段……尤其是到了建国初期,为了能在一穷二白的背景下迅速建设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迅速扫除文盲、加快文化知识传播成为了当务之急!显而易见,如何使汉字成为人民大众学习和交流的必要手段,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不管怎么说,简体字的出现不能完全说是顺天应人,也并非空穴来风。但对当时的社会建设意义重大,这无疑也是值得肯定的。况且,简体字出现后所形成的特定现实,变成难以改变的现状,也是不容置疑的。值得探讨的是,简体字的出现是否真的完全违背文字发展的规律?我以为变繁为简的变革,可以说是自乱古制,但也不是大逆不道,而是顺应了一定时代的要求,并有所循“道”而改的。关键问题是,“古制”可改吗?从变化的角度看,毫无疑问“古制”是可改的,不可能也不可以一成不变,亘古不变的人文现象是没有的。但应该是不可乱!所以问题的焦点应该是,建国初期的文字改革“乱”了吗?这一点从五十多年的文字历史实践中可以充分地证明,简体字的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当然在进行的过程当中也难免有一些“乱”——主要表现在:一是曾经学习和使用过繁体字的人很难适应,二是简体字分批出现让人难以做到使用规范;三是后来一度出现过一些“简”得更离谱的简化字推行了一段又废止。而从目前情况看,大陆的简化字已经比较彻底地走出乱象丛生的阶段,基本上得到规划化推行、教育和使用。如果说还仍有些乱的话,那么可以说跟繁体字、废止简化字仍在某种程度上的使用和流行是不无关系的。为什么能够达到如此较为理想的状态呢?我以为这主要还是取决于当时主导这场文字变革的工作者们,在变繁为简过程中大体上还是能够把握住汉字演化的主要规律。简言之,繁体字是一种具有象形意味的方块字,自汉代以来,其“方块”特征已大部分取代了“象形”本身。而简体字再“简”,也还是方块字,这是保持汉字性质基本不变的关键所在。另外,此次简化,是相对那些笔画繁多的汉字而改,对大部分不繁的汉字基本上仍保持不变,甚至是给予更严格的定体规范,杜绝错别字的使用。还有,对“繁”部的简化,大致有规可循,不纯粹是胡编乱改,这对人们学习和理解汉字仍然是有帮助的。更为重要的是,简体字出现以后,官方并没有明文废止繁体字文本典籍的存在,而依然允许在一定范围和领域内传承繁体字,比较典型的是很多涉及古代文献的书籍仍然能以繁体字出版,一些书法文本也允许用繁体字,等等。这虽然也给简体字的推行带来阻力和麻烦,但回过头来可以发现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却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蔚为壮观!据此而论,简体字的出现所带来的正面效益和深远意义,绝对是不容小觑的,即便哪一天真的全面恢复繁体字也应该肯定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当然,诚如张善文先生所指出的简体字存在“摧损六书,自乱体制”之弊端[6],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繁体字演变为简体字的过程中确实留下如此难以挽回和弥补的缺憾,后人理应引以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如此而论,难道就能说明简体字的出现是利大于弊吗?恐难断言,应据实依时而论。历史不能重来,但我们仍可以大胆推想。试想,如果当初没有简化字的出现,现在也就不存在繁、简体字自相矛盾的问题。但是否会导致大量文盲继续存在,甚至是阻碍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呢?如果以继续使用繁体字的台湾作为例子,似乎可以充分证明文字与文盲、文明无关紧要,甚至还可以证明改了反而不好,理由是继续沿用繁体字的台湾在经济文化方面一度超过大陆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切不可忘记,台湾较之大陆,不论是地域还是人口都是小而少的。在当时的情况下,要使刚平息混乱局面不久的新中国得到更加稳固团结,语言文化的规范统一是必须先行的。由此而论,变繁为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文字演变的问题,而是出于政治的需要,民族的需要,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正是有着多种的需要,才能使这场变革深入民心,得以持久。话说回来,汉字简化之初给众多平民百姓带来的便利,正是其日益深入民心的基础,也是其行使通畅和持久的前提条件。当然,我们还可以设想:迅速或逐步地恢复繁体字,让海峡两岸“同文”,让中华古今“同体”,又将是何等让人不可思议的景象呢?随着电脑的出现、教育手段的提升,繁体字的固有缺陷也在得到弥补,可以让它易认易学,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变得易写,只要政府愿意再次重新加以规范,让繁体字重新规范并一统天下也未尝不可!当我们人类的智慧达到一定高度,当我们的科技手段可以弥补事物的缺陷,任何新的标准、程式、规范、语言、文字一经统一颁布实施,都可以全球流通、畅通无阻,何况是那小小的繁、简体字如何取舍的问题!?

 

三、如何面对当前简繁并存的局面

 

设想终归是设想。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未来是不可超越的,而现实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和努力解决。因此,如何面对当前简繁并存的局面,无疑应该成为我们积极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对此,我主要围绕三个问题来加以思考:如何传承?如何规范?如何统一?

一是如何传承的问题?这已不只是一个文字传承问题,关键是涉及到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问题。这无疑也是季羡林先生、梅葆玖先生、张善文先生等国学大家深感忧虑的问题。就此而论,恢复繁体字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当务之急。因为我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国故典籍都是以繁体字为载体的,一旦都变成简体字就会显得不伦不类,直接造成文化的断层和割裂。试想,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化本根失去了,其民族文化的特色从何谈起?如果我们一直推行简体字,长此以往,古典文化谁来理解,谁来继承?可见问题不小。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我们不能再恢复繁体字的话,是否就意味着该问题引起的后果会越来越严重呢?难道大家就真的不能想出一些补偏救弊的措施来弥补简体字通行以来造成的缺憾吗?我想既然有许多人发现了该问题的严重性,就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以便尽早积极寻找妥善的对策,而不能再放任不管,导致中华文化难以挽回的缺失。

二是如何规范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艰难复杂的问题,难怪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会直言不讳地说恢复繁体字会引起混乱[7]。难道不会吗?目前大陆的十几亿人口学习和使用的都是简体字,除部分专业人士外,能全面掌握繁体字的人是极其少数的,当然会认得甚或是会书写使用一些繁体字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要在短时期内让全民恢复繁体字肯定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行,甚至变得大逆不道。这从民调显示的结果可以得到说明。如果像政协委员潘庆林先生提出的用十年时间来恢复繁体字[2],是否可行和必要呢?当然从渐变的角度看,还是可以允许用更长的时间来完成。但这样做的意义又何在呢?远的不说,至少在这渐改的时期内,会导致某些领域某些人士难免陷入混乱,这对正在深入改革的中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又有谁能估计和预想得到呢?难道要真的看到天下大乱时再来采取变通策略解决吗?不变则已,要变就应该尽快完成,就像改变时制一样,不容延缓进行。因为,人民大众不允许,社会发展不允许,目前的国家政策肯定也是不允许的!显然,汉字大变革的时机还未臻成熟,我们还是必须在推行规范简体字方面做更多认真细致的工作。

三是如何统一的问题。这涉及到两岸的统一问题,也涉及到文化载体的统一问题。目前,台湾当局领导层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也才有民间合编《中华大辞典》的建议出现。如果仅从统一的角度看,不恢复繁体字并不影响祖国统一大计,也并不需要强制要求台湾人民都使用简体字,仍然可以保持繁简并存的局面。问题也正如马英九先生想到的那样,以繁体字重新取代简体字在目前是行不通的,但关键是要迅速消除繁简体字之间的隔阂,让人更清楚地发现其存在的差异性,使之更有利于两岸人民的互动[4]。因此,合编《中华大辞典》的确是当务之急。有了这样的辞典,不同使用繁、简体字的人在重要的沟通方面就不会有大的阻碍,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汉字能够得到一次更为广泛深入的总结和规范,有利于汉字的健康发展。从这个层面上看,我认为该辞典的编撰,不应该只是民间的合作,而应该是官方的合作;不应只是两岸繁、简体字的对比,还应包括中国古今繁、简体字的比较。从而更为具体地归纳出繁、简体字之间的差异和变化规律,并形成一批通俗易懂的教材,提供给各地汉语流行区不同学龄阶段的人学习,也可以提供给社会各界人士使用。如此一来,不管是“识繁用简”,还是“识正书简”,都能有典可依、有书可学、有师可教,都能确保在以目前规范简体字为使用主体的前提下,不影响优秀古籍文化的传承,不影响广泛推行汉字的规范,不影响两岸人民未来的统一,使中华汉字真正雄踞于世界各民族文字之林,闪耀出异常光辉夺目的色彩!

 

 

 

作为炎黄子孙并始终酷爱中华优秀文化的一员,我对繁体字一直是情有独钟,爱读线装繁体字书籍,也曾使用繁体字手写十几万言的专著《榖梁传漫谈》,但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还是力争恪守简体字规范的。这不是个人的主观意志所能改变的!因此,在面对现实的境遇中,我也有类似前辈老师的担忧,也有不少充满理想的向往。但我更加深信的是,如何规范使用汉字,未来的政府,未来的学者,未来的人民,会做出更为明智和切实的选择!我寄希望于时人能尽快妥善加以处理,也期待着当中华文明发展到更高阶段时,繁、简体字遗留的矛盾问题能够更好地得到解决。

 

主要参考文献:

[1] http://news.sohu.com/20090305/n262628802.shtml《视频:京剧大师梅葆玖建议恢复繁体字》.

[2] http://news.qq.com/a/20090303/000332.htm《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建议恢复使用繁体字》.

[3] http://news.qq.com/a/20090313/000295.htm《教育部副部长回应恢复繁体字建议:要依法行政》,http://house.focus.cn/msgview/3235/162882177.html《两大阵营专家学者激辩是否恢复使用繁体字》,http://news.163.com/09/0304/09/53I67QAU000136K8.html朱仁严:恢复繁体字为何遭炮轰》

[4] http://news.sina.com.cn/c/2009-06-24/135918085304.shtml《国台办回应马英九有关两岸合编大辞典提议》.

[5]http://news.sina.com.cn/c/2008-12-18/083514899697s.shtml《台当局决定推动繁体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6]张善文.古典文献研究与繁简字的思考[J].闽江学院学报,2009.3.

[7] http://news.sina.com.cn/c/2009-03-13/172017403222.shtml《冯骥才:改繁体字只能制造混乱》.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