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课内容整理(第一组)
发布时间: 2014-03-19 浏览次数: 279

   

杨雨清 整理

1、什么是理解?

韦伯提出理解的两种样式:或是合理的,即逻辑的或数学的,或者是神入(移情)的,即对于他们情感关系的重新体验。前者既可以是我们对于某一数学命题运算的理解,也可以是对通过选择适当的手段而达到某一目标的行动的理解;神入理解试图在假定的相同情况下重新体验对象当时经历的内心变化。这种理解样式的前提假定是:在大致相同的环境下,人们会产生大致相同的内心活动。换言之,这种理解样式的前提假定是一种因果性的基础,或是类似因果性的基础。

韦伯提出的理解是结合两种理解样式的。人的行动和社会行动包含两个因素,一个是动机一个是目的,但人的动机有很多种形态,而目的则为理解切合人对的内在状态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因此把目标合理作为一种理想化、理念型的建构模型来理解社会行为和文化现象。

2、理解的限度何在?

理解的限度就在于人从根本上是难以摆脱自身价值的立场。要完全做到价值中立是乌托邦,它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但却是难以实现的。理解韦伯的理念型,也很难以说做到完全的价值中立。理解是一个程度,接受价值评判和批判的理解过程才是不断深入、神入理解的基础,也是深入、神入理解的困难所在。

理解的另外的限度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张力。人的内在状态是完全私我的领域,但是我们如要达到对于人的行动的独特性的了解,就必须进入行动者的私我领域。这样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张力凸显,文化事件本身的精神内容的独特性看来也只有相对的意义。

3、理解何以可能?

理解的基础一个是质料分离,即物质质料和精神活动的分离。理解不准的原理——理解的那个“真”是否存在?

在戴维森的图景中,理解在自我-他人-世界的图景中,在理解他人的问题上有所突破,理解自己和理解世界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理解的可能性完全在于理解者和被理解者主体间性的确立,而主体间性的确立是需要一些简单的理解的,即对于某种世界图景的基本共识

4、为什么要理解?

理解是主体间性的,失去了含有主体间性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失去了可能与意义。理解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目的也是为此。


讨论课内容整理(第一组)